孩子的手功能發展

手部動作的發展,對兒童成長具有重大的意義。一般嬰幼兒很早便具備運用雙手的能力。於母親懷孕時期,胚胎會在母體內手舞足蹈,嘗試用手去探索自己的身體。出生後,會利用簡單的反射動作,來幫助自己探索環境、學習生存。小朋友會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和手部動作來認識世界、參與活動。例如:孩子會揮揮小手感受空間、伸出小手觸摸身體部位、把玩身旁的玩具、藉 由雙手去擁抱媽媽獲得情感交流、使用雙手去操作物品建立基本認知概念。而後,不論在遊戲表現、自我照顧功能、甚至未來課業學習能力,皆與手部動作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一般來說,手指頭的”分離性指動作”是孩子精細動作成熟的指標之一。意味孩子從基本的抓握進步到更複雜的層次;而所謂的分離性指動作是指各個手指能否單獨活動而不受其它指節影響, 例如:掐指一算的動作,也就是對掌,需要拇指彎曲依序以指腹觸碰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等各指指腹,再反序觸碰回來;這是手指間互相彎曲協調的動作,而 且也需要各個指頭有獨立動作的能力。您觀察的重點在於過程中孩子會不會有多指一起碰觸的情況,常見無名指與小指會同時彎曲,或者都是拇指彎曲去碰觸而其他指皆沒有彎曲。在日常生活中, 將手平放桌上玩烏龜翹的遊戲,也能觀察單獨的指動作;在學習數量概念時,常會請孩子數自己的手指或者把某一數量以手勢比出來,也能觀察到孩子的分離性指動 作是否成熟,例如:依序比出1~5的手勢,觀察轉換是否流暢。

  孩子在發展出掌指操作能力以後,您的訓練重點就是孩子學習自己拿著湯匙吃飯。一旦寶寶可以自己用湯匙吃飯,未來無論是拿筆、使用剪刀、組裝積木或是使用筷子也都會很順利。換句話說,掌指操作能力會影響寶寶未來操作功能性物品的能力。也因如此,此時就要讓寶寶接觸各式各樣的玩具,培養他獨立操作的能力,這樣孩子未來在脫離父母的引導後才有能力自主操作不同的玩具或用具。

傅老師筋膜教學YT:
您已被邀請加入「傅老師全齡顧問團隊筋膜放鬆區」!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bbcUdHqxUUjJRk8-X5-8sktpECHgDqiE_9jR1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服務網站:
FB:
傅老師全齡顧問團隊
IG:
cattle0906
抖音:
@cattle090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