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扁平足讓家長相當煩惱

By futeacher / 2021 年 10 月 18 日
扁平足,存在於許多孩童族群中,也存在於許多成人族群中,很多人會問:扁平足會怎麼樣嗎?當我們從兩腳的內側看去,可以看到一條明顯的弧線,這叫足弓,足弓幫助人們走路時吸收震動,避免腳部承受過多壓力,扁平足就是足弓太低或沒有足弓,也就是說,沒有內側縱弓的人就叫扁平足。
扁平足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現象,一般認知中的扁平足屬於「結構性扁平足」,又稱僵硬性扁平足,是指坐著、平躺等足底沒有受力的情形,還是無法有足弓出現,佔所有扁平足的1成比例,另外一種生理性的扁平足,又稱柔軟性扁平足,是指足底沒有受力的時候會有足弓,但受力時因為足底無法支撐,就變成扁平足。
扁平足並不是兩隻腳會完全一樣,它有可能一隻腳正常、一隻腳扁平足,而且程度也有一定的落差,再加上內側的足弓塌下,身體的「吸震力」不足,因此就會透過歪斜、過度使用其他的肌肉等代償的方式來做支撐,久而久之就出現全身痠痛,或是骨盆歪斜、足底筋膜炎、高低肩等等問題。
最近到我店裡的孩子,有兒童扁平足的有3位,分別為4歲、2歲半以及6歲,家長常會問的問題就是:扁平足需要治療嗎?需要矯正嗎?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會先讓家長帶孩子去讓骨科醫師判定孩子是哪一類的扁平足,兒童扁平足可以分成三類:彈性扁平足、足跟韌帶太緊所引起的扁平足,以及僵硬的扁平足。其中,彈性扁平足占所有兒童扁平足的絕大部分,剛出生的嬰兒100%都是扁平足;二歲前90%是扁平足;之後逐年下降,成人大約有10~20%是扁平足。
由於扁平足會使足部關節的活動度增加,整個足部相對較不穩定,所以走起路來就像有正常足弓的人走在沙地或彈簧床上的情形類似,會呈現走路不穩及較吃力的情形,而兒童扁平足通常不會有疼痛症狀,只有在走路或跑步時容易不穩而跌倒、站或走一段路容易腳酸、運動平衡能力較差或有步態異常的情形。
再回到剛剛家長所提問的,當判斷出孩子是哪一種扁平足後,就要讓醫師判斷要以矯正治療為主還是以症狀治療為主。矯正治療需選在兒童足弓尚未發育完全的階段進行,把握治療黃金期,約在二到八歲之間,矯正效果最佳。如年齡已超過十歲時,則以症狀治療為主,藉由鞋墊來控制足部不正常的生物力學步態,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及避免足部進一步惡化變形。
除了部分僵硬型扁平足會考慮手術治療之外,絕大部份扁平足患者只需接受保守治療即可。其中矯正鞋墊的使用,已普遍被使用並成為扁平足矯正的主流。矯正鞋墊可以提供良好的足部生物力學環境,一方面避免扁平足的次發症狀發生,另一方面讓扁平足患者的足部運動效能提升,不會因為很容易就腳酸疲勞而不敢運動。配合穿著適當的鞋子,矯正鞋墊確實可以大幅改善病人的臨床症狀。
因此,當各位家長發現孩子很容易跌倒,或是平衡不是很好,也可以帶來讓我們先看看孩子運動的狀態、做感統遊戲時的平衡能力如何,並且在孩子做跳躍遊戲時,判斷孩子是否因為扁平足的因素而讓自己跑步快或是跳不高,我們會依據孩子的狀態,給予您最好的建議,有需要鞋墊的諮詢,我們也可以給您建議的專業人員,讓您在不慌張的狀態下給予孩子扁平足最好的依循方向。


歡迎預約諮詢傅老師的專業服務~~
傅老師筋膜教學YT:
傅老師筋膜社群:
服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