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遊戲對孩子的丟接球發展-感覺統合/桃園感覺統合/平鎮感覺統合

By futeacher / 2021 年 12 月 28 日
球類是很多孩子的童年,小孩子喜歡丟球,喜歡接球,甚至喜歡互相丟接球做互動遊戲,許多孩子到了小學喜歡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躲避球,享受你丟我接的愉快時光。當孩子的腦部逐漸成熟發展,許多動作的協調也開始逐漸成熟,而丟接球的技能就是感覺統合發展的其中一項結果,我們稱之為動作計畫能力。
動作計畫這名詞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它是指某一動作形成的過程及順序,表現出來的動作所完成的品質,其中也包含動作的概念形成、組織、計劃。我們以丟接球為例子,孩子要把球丟出去,一定要先有手將球抓住上舉往前的動作概念產生,接著就要開始組織要用多少力去丟到前面的目標,最後去計劃如何協調自己的身體,讓丟球的品質達到最佳;接球也是一樣的概念,孩子在接球的時候會先有球飛過來要將手擺到前面做接球的概念,接著組織身體要用什麼姿勢完成接球並且預判球會飛過來的方向,最後計劃身體的協調來達到最完美的接球品質。
所以,如果一個孩子的腦部感覺統合並沒有發展的很完善,那動作計畫的能力就會因此受到影響,孩子在丟接球這項活動的品質就會大打折扣。
比如說丟球時,孩子的手不會高過於頭,所以丟的球無法丟遠、或是孩子對於目標物的遠近無法正確預判,所以丟球的力量無法控制,常常丟太輕以致於丟不到目標物,或是丟太重讓人無法接到、甚至是丟球時無法去計劃身體丟球的姿勢,像是丟球不會一腳前一腳後的丟,而是雙腳平行直接丟等等。
如果是接球呢?球飛過來時,孩子不知道要將雙手掌向外,而是將手伸直接球,因此無法接住球、或是球飛過來時無法預判球飛過來的位置而去移動身體,所以常常漏球、甚至是接球時無法協調接球的身體姿勢像是蹲著接球或是站著接球以致於球無法到手中。
因此,感覺統合對孩子動作計畫的發展就相當重要,透過孩子的跳躍過程,讓孩子發展腦部的預判能力,孩子可以協調跳躍的距離來去發展腦部的動作計畫能力、透過孩子攀爬的過程,讓孩子發展手腳身體的本體感覺,藉此強化孩子的肢體協調能力、透過平衡波浪板的遊戲,孩子腦部的平衡能力得以刺激,去精化孩子在從事球類運動時的身體平衡感。
透過感覺統合由來去強化孩子的腦部,進而去發展出更完好的肢體能力,這方面一直是傅老師全齡工作室給予孩子的遊戲方式,藉由愉快的遊戲環境去健全孩子的全方位能力,能夠讓孩子在團體互動中,更具備良好的表現能力,增加自信心、發展出許多良好的互動能力。
而丟接球也只是感覺統合遊戲的其中一項發展,許多的協調能力、認知、精細動作都與孩子的腦部發展習習相關,如果您也有相關的感統問題,也歡迎您來訊諮詢喔~~。


歡迎預約諮詢傅老師的專業服務~~
傅老師筋膜教學YT:
傅老師筋膜社群:
服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