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感統遊戲訓練孩子的動作計畫協調能力
運動計劃能力代表在某一個動作形成的過程及順序中,動作完成的質量,包含動作的概念形成、組織、計劃。「動作計畫能力」的建立來自於大腦對於身體與週遭環境的快速判斷與連結,簡單的說,就是需要整體「感覺統合」能力的配合,因此建立孩子擁有完整的感覺統合能力便顯得很重要。對於動畫計畫有問題的孩子,通常在動作的時間點、方向或力量拿取上發生困局。
動作計畫協調能力較差的孩子,在體能方面掌握體能活動技巧的能力不及同輩,容易疲倦,走路時欠靈活,常常碰撞到周圍物件或者絆倒,導致身體經常有瘀傷;奔跑速度慢,玩追逐遊戲時往往是輸家;拋接技巧不足,反應時間較慢;不大願意參與群體運動或比賽;動作不靈巧,學習新動作技巧時如游泳、乒乓球、呼拉圈等感困難及挫敗。
在學習方面上課時不能保持固定坐姿,專注力較差,甚至騷擾他人;在小肌肉發展方面亦可能出現困難,如抄寫時會較為緩慢、乏力或過份用力及不靈活;字體出格、不公整;由於協調及組織能力較弱,在課堂抄寫黑板己令兒童費力不少,所以學童往往不能同時接收到老師的口頭指示,這便令學童被誤解為不專心及「無記性」。
在自理方面:進食時容易弄瀉飯菜;衣衫不整;扣鈕及綁鞋帶有困難。在社交方面:由於日常表現得笨手笨腳,往往不受歡迎;尤其上體育課分組時,容易被同學拒絕。在心理方面:專注力不足、被動、自我形象及自信心薄弱、有較多憂慮及較少朋友。
一般來說,感覺統合問題可分為以下四種:
一、感覺調節障礙:
當大腦對外界的刺激的反應「過度敏感或遲鈍」,就是所謂的感覺調節障礙。舉個例子,對觸覺過度敏感的人,他們可能很難接受某些衣料材質,甚至無法忍受衣服後面有標籤;反之,對觸摸反應不足的小朋友,他們可能不會察覺到有人在輕拍他們的肩膀。
二、感覺區辨障礙:
這個問題源自大腦無法判斷或區辨它所接收到的感覺訊息,使得孩子無法很好地運用環境帶給他的資訊。以觸覺和本體覺為例,當孩子無法判斷物品的質地或重量時,他的動作可能會顯得有些笨拙,甚至不太知道如何控制力量的大小。
三、前庭與雙側功能問題:
如果今天我們的前庭感覺無法正常發揮它的功能,就會導致平衡問題,也可能使我們在做動作時,會有兩側不協調的狀況發生。
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坐、爬、站、跑、跳等基礎粗大動作,或是串珠、疊積木、握筆寫字等精細動作;對成年人而言,就可能是學開車、練習新的瑜伽動作等等。如果孩子的感官無法適當地處理訊息,學習就會變得十分困難——他們很難清楚地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及判斷動作所需的力量、速度與方向。
傅老師筋膜教學YT:
https://www.youtube.com/user/cattle0906
您已被邀請加入「傅老師全齡手刀筋膜放鬆團隊」!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bbcUdHqxUUjJRk8-X5-8sktpECHgDqiE_9jR1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服務網站:
http://www.drfuallage.com.tw/
FB:
傅老師全齡手刀筋膜放鬆團隊
IG:
cattle0906
抖音:
@cattle0906